第二证券|关注承诺期利润调节问题

业绩承诺是并购重组中的一项配套制度安排。通常情况下,采用收益法等基于未来收益预期方式对重组标的进行估值的,交易双方应就重组实施后3年内标的资产实际盈利数不足预测数的情况签订补偿协议。实践中,为了覆盖标的资产的高估值、高定价,规避经营风险,大多数重组双方均自主协商约定了业绩承诺及补偿条款。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三高”重组、业绩承诺履约难等乱象进行了严厉整治,业绩承诺完不成、补偿义务不履行等现象大幅减少,但在重组业绩承诺履行方面,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比如,一些上市公司的重组标的在业绩承诺期精准达标,但承诺期一过业绩就大幅下滑,这究竟是行业政策变动、行业竞争格局变化、销售周期与信用政策等因素导致,还是相关方为实现业绩承诺对上市公司重组标的业绩进行了不当调节?交易所在年报问询时,对上市现象进行了“靶向扫描”。

2016年12月,恒信东方(300081)收购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共同控制的东方梦幻,后者在2014年、2015年均未实现营业收入,2016年至2018年的业绩承诺期内,则分别实现了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31万元、8385万元和1.75亿元,完成了业绩承诺。而承诺期满后,东方梦幻旋即转为连续亏损,业绩持续大幅下滑。

对此,交易所要求恒信东方结合东方梦幻主要客户的变化情况,充分说明东方梦幻在业绩承诺期结束后业绩持续大幅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要求其充分说明业绩承诺期所确认的营业收入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否存在为配合实际控制人等转让方完成重组业绩承诺而虚增营业收入、虚构资产的情形等。

近年来,通过收购向园林绿化、生态环保产业方向转型的海南某深市主板企业,也被交易所追问了业绩承诺期业绩精准达标、期后业绩大幅下滑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在2017年至2020年业绩承诺期内,其并购标的四个年度业绩承诺整体完成率为101.59%,踩线过关。承诺期过后,该并购标的2021年的净利润下降67.34%,2022年的经营业绩进一步下滑。

对此,交易所要求该公司补充说明并购标的2018年至2022年的前五大客户信息,并要求其结合销售退回情况、应收账款及存货减值情况等,说明其承诺期内业绩是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或延后确认费用虚增利润的情形。此外,该公司还被要求说明并购标的业绩变动影响因素的发生时点及持续性,业绩变动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及其原因、合理性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