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在5月上旬创下年度新高后,于近三周快速调整,部分宽基指数甚至回吐今年涨幅。
对此,中金公司点评认为,近期市场回调的因素可能较为综合,外部因素包括对地缘局势以及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带来波动的担忧,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增长动能边际走弱、疫情担忧有所升温、对房企债务压力担忧等。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近期也出现了单边行情。
海通证券表示,从基本面看,尽管一季度国内经济修复斜率较高,但经济的内生修复动能还偏弱,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斜率有所放缓;从资金面看,近期外资已在流出,公募发行未见起色,股市资金面仍不宽裕。
信达证券分析称,部分投资者担心长期经济前景。其实,4月的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其背后主要有三个短期原因:第一是疫后第一个季度的补偿需求放缓;第二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下,一季度数据超预期,而4月的经济数据大多不及预期;第三是全球库存周期下降时间可能还不够。
信达证券提醒投资者不要过度放大长期的担心,特别是考虑到2021年以来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下降速度是历史上较慢的,过度担心长期风险与股市盈利是不匹配的。
在经历了本轮调整之后,本周机构观点在大势研判上出现了一致共识: A股本轮调整大概率已经接近尾声,已显现出较多的底部特征。
在中金公司看来,指数的快速回落已经导致部分指标初步显现偏底部特征。首先,沪深300指数前向市盈率重新回到10倍水平(历史均值为11.5倍至12.5倍),处于历史偏低位,同时股权风险溢价上升至均值上方0.8倍标准差的位置,表明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其次,结合经济预期变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近期跌至2.69%,已经接近去年10月底股市阶段底部时期位置(2022年10月31日低至2.64%);最后,近期两市日成交额跌至8100亿元以下,按自由流通市值对应换手率跌至2%以下,已经进入A股历史换手率偏底部区域(1%至2%)。
结合上述指标,中金公司认为当前位置对A股市场不必悲观,中期市场机会大于风险。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大,政策空间足,后续如若政策应对得当,有望逐步改善当前投资者的悲观预期。
华西证券同样认为,5月以来股市汇市双弱,国内定价商品低位运行,反映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持续性存在担忧。但是,在经济复苏的早期阶段,投资者需对基本面复苏的节奏保持耐心,A股仍处于底部震荡、反复“磨底”期。后续稳增长稳预期的增量政策有持续出台的可能,或成为市场走出底部、向上突破的重要催化。中长期维度看不必过度悲观,调整后A股性价比正在逐步显现,充裕的宏观流动性有望对权益市场估值形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