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支行网点,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表达了想要存款的需求,该行理财经理介绍称,“目前我行3年期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为3.15%,2年期为2.65%,这是已经升级利率的产品,存款利息不会再涨,但有其他的福利可以享受。”
“存10万元额外送200元微信立减金,只要通过微信支付的资金都可以使用。”这位理财经理说道。
存款送礼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储户,但这一行为显然不被监管所认可。2018年,原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不得采取七种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项便规定“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虽然这种送礼行为不被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却难以避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北京地区这样的一线城市,其他地区通过送礼、返现拉存款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看来,虽然银行整体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调,但中小银行因为实力和品牌等因素在吸储能力上较大型银行弱,因此其存款利率较大型银行利率会有所上浮。虽然银行存款规模普遍增加较多,但不同银行和网点之间也会不均衡,一些银行依然具有揽储需要,从而在存款挂牌利率下降后,又以返现、送礼等方式变相提升存款收益,不过,这些方式涉嫌违反了以不当手段吸收存款的要求,在当下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并不可取。
银行吸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等,但近年来,受存款利率下行、区域位置、物理网点和客户结构的影响,部分银行揽储压力依旧难解。
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